学魔养成系统_第254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54章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(第1/3页)

秒解压轴题,这在普通的校测,乃至高考,都是有可能的。
  但在物竞决赛的现场,却着实有些放肆了。
  李峥和林逾静的身旁,也难免引起了监考老师的围观。
  就看着他们这卷面,这步骤。
  你就说他(她)解的对不对?
  那一定是对的。
  虽然现场老师都还没时间读完题目,但就是觉得一定是对的。
  面对这个情况,老师们甚至都没有想到天才、冠军之类的词汇。
  满脑子都是“放肆!”“嚣张!”之类的感受。
  就是辛辛苦苦堆了一座高山,给你们整了道超级难题,结果就被两个人直接碾过去了。
  当然,个别老师也难免会往作弊、泄题的方向想。
  但眼见这二人,如闲庭信步般,又各自用一套方法把第一题解了,十几分钟便追上了大部队的进度,这又说不出啥了。
  一时之间,两个考场的监考老师眼里只剩下这二位。
  “太夸张了……这是决赛啊,怎么感觉像全国冠军考预赛一样……”
  “我听今年菁北集训营地的人说过,他们俩实力是诡的可以,今年蓟京还有个更诡的没来。”
  “那也是要有极限的,这么短的时间,那么一大道论文题,读题都不一定读的完……你说他是不是……”
  “也许见过这道题,但,不可能是那个……你也不看看他什么学校的。”
  “……这倒是,那名字我都没听过,不可能有能耐搞这个。”
  两个考场老师的谈话,都在一个敏感的地方戛然而止。
  李峥和林逾静本人自然是不管这些的。
  这张卷子,的确很难。
  甚至,也许是有史以来,国内最难的一份竞赛物理卷。
  可即便如此,这张卷子的难度,依然很难掀起他们的激情。
  然而情况有变。
  因为听说有两个复赛380+的怪物存在,所以他们俩根本不考虑试卷难度,别说微积分,就算是小学加减法,他们都会涌出100%的认真去对待。
  而且,二人心里还都深埋着相同的恐惧。
  可不能去apho喽……
  李峥这边一路答题,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。
  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题型更为复合化。
  以前那些泾渭分明的力学题、电学题、光学题,今年有些融合的趋势,比如一道电磁学题目,中间会牵扯到力学场景,这是很好的现象,更考验学生综合水平。
  不过依然很简单。
  而且很多题都是从应用角度切入的,比如汽车发动机、凌日干扰等等,甚至扯到了中微子。
  不过依然很简单。
  做题的过程,这异常顺畅的感受,也让李峥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体验。
  以往,尤其是化竞的时候,做题顺,更多的是因为对题型的熟悉,相似题型做过几十道了,都是套路,数字往里怼就是了。
  但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和论文钻研,现在的李峥其实已经把套路忘的差不多了。
  拿起一道题就解,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射,完全建立在对知识全面精通的基础上。
  任何题型,在他面前都化成了同一种题型。
  既无招胜有招之后。
  他似乎隐隐又摸到了万剑归一,重剑无锋的境界。
  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。
  只要一个人知识够多,算力够猛。
  套路与技巧。
  他就再也不需要了。
  此时的考场内,如果是外行看,也只能看到李峥解题很快,很顺罢了。
  但对于真正懂竞赛,懂学习的监考老师们来说。
  李峥的笔尖,已经荡出了磅礴的气势。
  他如横扫千军一般,平趟五题。
  又如同一柄无韧重剑,横斩五敌。
  便是诸位老师监考多年,也从未见过这种考风。
  而隔壁的考场,林逾静展现出的又完全是另一幅风姿了。
  如果李峥是重剑无锋,横扫千军的气势。
  她便是软剑无常,千变万化的灵巧。
  而与李峥相同的是,她做题,同样……
  不需要怎么动脑子。
  拿到题,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最简洁,也令人最想不到的曲径,盘绕流转一番,只用最少的力气,便足以到达终点。
  而在老师们的眼里,她的每一招,每个思路,却又是如此的玄乎离奇,令人拍案叫绝。
  这一天,樱湖双煞来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铃声响起,理论考试结束。
  李峥也刚刚检查完一遍。
  与预想中的一样,没有任何错误。
  这种程度的计算,想犯错,已经不太可能了。
  收卷结束,教室内惯例开骂。
  “你妈的,这是史上最难的一次了吧?”
  “第六题根本看都没看完……”
  “国三了国三了。”
  “有谁做出来第六题了么?”
  “我tm第五道都没做……用经纬度和凌日时间算地日距离都出来了,地理不是文科么?”
  “冷静点,文科生也认为地理应该算理科……”
  喧闹之中,黄櫺骐摇头一笑,回身道:“我找了一个齐备的实验室,下午要不要一起去热热手?”
  李峥收拾好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