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80章 从300千克,到25吨 (第2/3页)
责。 发射场管理,各方协调由中华航天负责。 后勤保障,通讯保障,场地建设、大件物流运输等硬差事,则由军方负责。 其中,沈听澜作为第一方的第二负责人,拥有全部技术事宜的最终话语权。 至于决策权,那是更上面大佬的事情了。 这方面的事情,陈威自然也不便多说,进了科普中心,聊了几句当年的竞赛后,也走到了一排火箭模型跟前,他这便介绍起可以公开的内容。 “我国的航天发展,基本是围绕着眼前的这几个系列前行的。” “具体型号太多,你们也记不过来,能摆在这里的,基本都是里程碑。” 陈威首先指向了最左边的“小个子”。 “这是长江一号,我国第一台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。” “它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,在进行轨道测控的同时,也向全世界,全宇宙,第一次发出了我们的声音。” “这同时标志着,我国继苏、镁、法、日后,成为了第五个自行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,一曲《东方红》,正式起奏。” “值得一提的是,这整个项目,几乎是我们的首任院长——钱学森先生,单枪匹马拉起来的。” “老镁说钱学森先生值五个师,不放他回来。” “要我说,先生值20年。” “他一个人,将我们整个国家的航天水平和导弹水平向前推进了20年。” “好,我们继续,下面是里程碑之二……你俩别哭啊,这刚哪儿到哪儿……” 莫得办法。 先生完全就是李峥的终极偶像,人生灯塔,唯一真神。 这才是真正的光。 林逾静虽然已经听过很多次了,但眼中依然闪着泪花。 “李峥,你知道长江一号的运力是多少么?” “嗯……1吨?” “300千克。”陈威点头道,“这还是近地轨道运力,根本没有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能力。” “太难了……”李峥热泪盈眶,“这……几个张小可都比这个重。” “张小可是你们班的质量单位么?”陈威丝毫没有奇怪,反而很舒适地拍了拍肚皮,“理解理解,我当年也是质量单位,他们评价一个东西多重,都说几威。” “哈哈。”李峥破涕为笑,跟着陈威走到了第二台火箭面前。 与之前瘦弱的长江一号相比,这台火箭精壮了许多。 陈威继续说道。 “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33年后,2003年,天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。” “在轨运行14圈,历时21小时23分。” “我们的航天员亲手在太空中展开了红旗。” “这标志着,继苏镁之后,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成功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。” 接着,三人来到了一个高个子火箭跟前。 “月宫一号探测卫星,由长江三号甲运载升空。” “运用太阳能技术,它成功地在月球轨道运转了17个月,超额完成了月球勘测工作。” “这同时也是我国深空探测的起点。” 再后面的火箭和卫星,就都是李峥在新闻中看到过的了。 介绍到最后,陈威自己都充满了感怀。 “可以说,火箭和卫星就像是一对母子。” “母亲总渴望更多的哺育孩子,将孩子送得更高,更远。” “我们运载火箭,担当的就是母亲的职责。” “而这里……”陈威指向了最右端空旷的地面,“是留给黄河二号的。” “十年前,在沈老师的牵头下,院里成立了一个最年轻的团队,目标是将我们的运力翻上三番,这是一个里程碑,更是下一个里程碑的基石。” “一旦成功,我国发射太空望远镜、天文卫星、登月都将成为可能。” “这个运力,是我们必须迈过去的坎儿。” “明晚八点,我们一起见证历史……”陈威说到这里,突然眼儿一瞪,慌忙捂嘴,“哦操……这个还不能说的……” “没事没事,都知道的。”林逾静笑道,“我们小区里的人都知道啦。” “那可不是我透出去的啊。”陈威一笑,继而问道,“东尖岭你们也知道的吧?这里往西北开五公里左右,从后山绕路上去,路口有个铁门,不过没上锁,记得穿长袖长裤,多撒点花露水,万一碰到兵哥哥,就说是沈老师的学生,不会难为你们的。” “知道啦,知道啦。”林逾静四望道,“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吗?有没有宇航员体验舱,失重的那种?” “这个没有……有模拟体验舱,不过已经提前关闭了。”陈威挠头道,“其它的也没啥了,那边有钱先生照片看不?” “看!”李峥已经挺了上去。 既然很多人拜孔庙。 那他拜钱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