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86章 四字真言要牢记 (第1/4页)
匆匆换过衣服后,江青华被挡在了门外,被挡在了刘晓东、孙秀斌和唐知非等七八位老师的后面,只能老远咬着牙看着教室内的摆拍。 摆拍的主题,无疑是“认真学习”的李峥。 且拍摄全程,都十分做作。 在这个过程中,俞鸿和唐知非,也分别装模作样讲了几分钟课。 每个同学都直挺挺地认真听讲,目不转睛,十分令人恶心。 李峥自己也搞得十分恶心。 林逾静就更恶心了,很努力才没趴睡。 然而这后面,还有更恶心的。 那就是单独参访。 为了显得自然,大家都要在教室里待着,假装是课间。 李峥则站在一个方便取景的地方,接受采访。 他说的每个字,都会被全班清晰地听到,非常羞耻。 可即便如此羞耻,李峥也给足了校长面子,尽可能地表示这一切都是学校和老师的功劳,我只是正常学习罢了。 本来,这些问答都是套话、废话,是所有竞赛冠军和高考状元都会说的那类话。 但被问及一个问题的时候,李峥不自觉地认真起来。 “所以李峥,你将来的目标会与化学有关么?”记者女士问道。 李峥淡定作答:“不一定与化学有关,但一定与科研有关。” “哦?为什么如此肯定呢?”记者来了兴趣,“你也许会出国,也许会进入企业,或者自己创业,怎么就这么确定自己一定会搞科研呢?这是你从小的目标么?” 李峥面对镜头,舒了口气。 偶尔,说一次真心话吧。 不知不觉,他的神色锐利起来。 记者女士还没来得及反应,猛男已开口: “大多数观众,只会看到这样一条新闻——” “我市的某某获得了全国化学竞赛第一名。” “观众们会从新闻里看到学校的栽培,我的努力,老师的帮助等等。” “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最根本的因素。” “最根本的因素只有一个——” “钱。” 听到这里,记者开始慌了。 老师同学也都慌了。 不过终究也没有太慌,毕竟不是直播。 而李峥,现在已经进入了“想说也可以说”的真话时间。 “竞赛冠军,不是凭空蹦出来的。” “是国家用钱砸出来的。” “一次化竞比赛,从初赛到决赛,再到集训和国际决赛。” “组织费用,以千万计。” “这还没算全国那么多名师的精力投入和时间准备。” “现在,我拿了冠军,将来必定进入名校。” “一位名校的大学生,国家每年的投资也是以百万计的。” “算上我的家庭投资,以及国家对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。” “我这样所谓的一个竞赛冠军,从上小学开始,到大学毕业。” “吃掉的教育经费不会少于500万。” “同时,我还占用了全国最顶级的教育资源。” “的确,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,突破了层层选拔,才能拥有这些。” “但我很清楚,这些不是上天赐给我的,而是全社会给予我的。” “当然……上天的确赐予我了一些东西……但还是社会给予的更多一些……” “算了这段删掉,我重新说……” “……是全社会给予我的。” “没有集体,也就没有我。” “这才是一位竞赛冠军的诞生,这才是我。” “作为一个得到如此多机遇的幸运儿。” “我也只想做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情。” “出国也好,创业也好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,但那不是我的第一选择。” “我的选择,就是留在这里,一步一步迈向更卓越的那个我。” “成为更唯一的那个我。” “拥抱更真实的那个我。” “所以,我要搞物……志在科研。” “恰好,这也是我回馈集体的最佳方式。” “就是这样,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。” “……” “对了最后补充一下。” “我讨厌基于利益的社交,喜欢大家一起讨论学习。” “……” “等等……还有——” “我爱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