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三十五章针锋相对(三) (第2/2页)
也不得不自己来,可是写的字字迹不均不说,墨用起来也青涩无比。 皇上自从发现江昭这一特点之后,趁着政事不繁忙时,经常自己抹起袖子为江昭磨墨,但一国之君,蕙昭帝也不是一个昏君,毕竟空闲的时候还是少的,所以郭公公在努力的培养徒弟,为的就是在皇帝上朝的时候有个称心如意的太监跟着…… 江昭平时写字用的都是簪花小楷,灵气俊秀,可是簪花小楷灵秀有余,大气不足。 江昭想想平日里除了用簪花小楷,还专门为了科考练过馆阁体书法。便抬手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自如。 馆阁体讲究黑、密、方、紧。它强调楷书的共性,即规范、美观、整洁、大方,方正光洁。是科举取士书体的僵化产物,一般人写的难免拘谨刻板,个性不足。 而江昭明显不是一般人,他笔下的馆阁体个性飞扬。拘谨中带着一些随意,随意中又有些飘逸的色彩。 能写出馆阁体的人,书法基本功必须相当扎实,功力深厚,意在笔先,笔到法随,从江昭的笔法中就可以看的出来。 而江昭当初之所以能夺得会试第一的好成绩,不只是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的功效,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这字。 用的是规规矩矩的馆阁体,却把这馆阁体写出了不同的味道。既不违反会试的规定,也不泯灭人的个性。 都说字如其人。 江昭的人,就和他此时写的馆阁体一样,中规中矩,不敢越雷池半步,实际的个性里却有一些与众不同。看他的字一撇一纳,看似柔弱,手腕没用力一般,飘忽不定,可你仔细的看来,那些字很是刚劲,坚强不屈,隐忍的很。 只要江昭一出现在皇帝面前,皇帝基本上都是舍不得移开眼的。 此时移不开眼的不只是皇帝,还有底下的众位臣子,陈国使臣,以及那些女眷们,都被江昭脸上的自信所俘获,目不转睛。 江昭绯红的官服,映在天地间漫天飞舞的大雪,仿佛会发出光亮似的,盈盈的,恍如珠玉。而江昭俊俏的眉眼,纤巧的身姿,早已让在闺阁中久仰江昭大名的千金小姐们脸红心跳,顾盼生情。 抬眼望去,除了奶奶妈妈们比较淡定之外,其余的差不多都脸颊绯红一片。哦?还有一人除外,那不是刚刚的悻凌郡主吗? 看郡主手拿着茶杯,双目也是看着江昭,只是目光不似其余女子那样狂热,盈盈笑着的脸,温柔了一片灯光。 郡主放下了酒杯,又转头看向了韩嵩所在的地方。 宋国举行宴会时,男女都是分开坐的。 此时的悻凌郡主正好坐在韩嵩的对面。也是韩嵩乃是世子,与悻凌郡主是同一品级,理应座位相对。 此时悻凌郡主的眼神中有一丝的调皮,还有一些坚持。而韩嵩的眼中就是无尽的溺宠还有一丝丝无奈了。 江昭放下了毛笔,而清睿王爷也放下了笔。 清睿王爷写的是瘦金体。 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,笔迹瘦劲,至瘦而不失其肉,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,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,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。 此书体以形象论,本应为“瘦筋体”。可相传为一位皇帝所创,所以以“金”易“筋”,是对那位皇帝的尊重也是对御书的尊重。 这一时代的书法以韵趣见长,清睿王爷写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,所谓“天骨遒美,逸趣霭然”;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,所谓“如屈铁断金”。 这种瘦挺爽利、侧锋如兰竹的书体,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工力力和涵养,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。 “瘦金书”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,细瘦如筋的长笔画,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,颇有瘦劲奇崛之妙。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工笔画上,与画笔相呼应。 清睿王爷的书法笔画瘦硬。 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 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 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 何以解忧? 惟有杜康。 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 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 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 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 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 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 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 契阔谈宴,心念旧恩。 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 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 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 不仅用笔畅快淋漓,锋芒毕露,富有傲骨之气,如同断金割玉一般,就是这诗也读起来琅琅上口,当然,这野心在诗中我暴露无疑。 不过看着这陈国太子陈灏完全不变的脸色,莫非这清睿王爷在陈国也是丝毫不掩饰内心的想法?